翁志傑《利用GPS連續站監測九芎坑斷 層活動特性與地區性訊號分析》

研 究 生:翁志傑 撰
指導教授:鄭凱謙 博士
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
摘要


九芎坑斷層分佈範圍自古坑斷層南側沿著平原與麓山帶交界往南
延伸至嘉義竹崎北側,並於竹崎北側轉變為背斜的形式,全長約23
公里,為一個逆斷層並帶有右移的分量,且在斷層上盤有河流改道的
現象,推測是受到九芎坑斷層活動所影響。

為了連續監測九芎坑斷層的活動,了解其地表變化量,中正大學
地環系架設了10個全球定位系統之CGPS站,配合經濟部中央地質調
所的7個CGPS站,共同構成一個地區性的GPS監測網。以便於觀察
九芎坑斷層在地表的變化量,及斷層活動特性與地區性訊號,研究的
時間段為2007年9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,共1218天。
本CGPS監測網在每年5月至10月間,CGPS站的座標每日解有
明顯離散的現象(大約為± 2 cm),與台灣梅雨和颱風季節的時段相符,
在以FFT檢驗後,發現三條基線的最顯著信號之頻率為一年一次,符
合台灣的乾濕季。因此對於地區的對流層作改正,試著利用氣象檔修
正離散的每日解,使用後的結果無顯著改善,但在統計學上的檢驗,
則並沒有顯著的不同。

為了確定離散的時段是由乾濕季的因素所影響,因此使用每日雨
量資料加以比對,發現一年最大的降雨量都落在離散之時段,大約為
7到9月,且頻譜的結果與乾濕季吻合。由一年中地下水位的最大差值,
可反應出地下水的滲透率,由斷層的北端至南端持續的變大。

GPS觀測所得的斷層壓縮量介於3.61 ± 0.48到6.15 ± 0.68 mm之
間,由北向南遞增,斷層整體是在被擠壓的狀況,並且發現在斷層的
北端有右移的量(0.99 ± 0.31 mm),最後再模擬出九芎坑斷層的斷層面,
由斷層面的錯動量,可以觀察到斷層面為逆斷層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匯入TWD67圖層但卻不能套疊